行业动态

跨境电商职场“二进宫”变多了,你会介意吗?

发布时间:2022-03-23  来源:雨果网   作者:雨果跨境

“任何时候想回来都可以。”不是每个老板在员工离职后都能说出这句话,也不是每个离职员工都能得到这样的承诺"


    “任何时候想回来都可以。”不是每个老板在员工离职后都能说出这句话,也不是每个离职员工都能得到这样的承诺。

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行业持续震荡的背景下,跨境职场的“二进宫”(即回到原公司)现象也逐渐增多。背后的因素以及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对待,都是值得探究的。

3人竞争一个岗位

“二进宫”现象渐多

      昨日,一位跨境卖家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前员工离职一个月后,又联系人事表示想重新回公司上班,但是被他婉拒,因为从心理上讲,他认为自己的公司不是备胎,不接受离职后又回来的老员工。

       而从雨果菌与其他几位卖家的交流中也发现,“二进宫”现象相比往年有所增加。关于“二进宫”现象渐多的原因,从拉勾招聘的数据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根据拉勾招聘3月14日发布的《互联网离职人才报告》显示,2021年年底,行业人员优化趋势加剧。自去年12月至今,拉勾招聘平台上处于离职状态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至3月离职人数超276万,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2.1%,行业待业人员增加,求职者压力加大。

数据来源:拉勾招聘数据研究院

       去年12月,每天每个职位有1.8人在竞争,到3月竞争加剧,每个职位的竞争者为3.1人。离职人数的增加以及巨大的岗位竞争压力,导致行业出现越来越多的离职人员“二进宫”的现象。


效率高出40%

大公司普遍接受“二进宫”

       在对“二进宫”员工的接受程度上,大公司普遍比中小型公司高。据雨果菌了解,中小型公司的离职员工如果想重归岗位,除了需要经过人事的同意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向老板申请,而老板往往是拒绝的,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而大公司则相反,只要人事点头,“二进宫”甚至“三进宫”的现象也是有的。

       一位外贸公司的从业者告诉雨果菌,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公司在业界的口碑和影响力不小,近年来由于公司业务量增长快速,一直在招聘业务员和技术员,人才缺口较大。员工离职后又重新回来的现象在他们公司非常普遍,公司也没有人会过分在意,更不会对此大惊小怪。

        关于“二进宫”同事的薪资和福利,上述外贸人士称,基本会和离职前保持一致,涨薪入职的可能性不会很大,除非能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资源和价值。

        另一位跨境电商运营向雨果菌表示,去年年底离职的两个老同事今年又重新回公司上班,其中一位已经有五年的从业经历,之前在公司上班两年,由于对薪资不是很满意,提出了离职。另一位是去年刚毕业的应届生,感觉转正后没有成长空间就申请离职,但是到了新公司后天天打杂,又决定回来。

       不过,上述运营也指出,离职后又回原公司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当时引发离职的因素有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还是没有解决,只是对方没有找到更好的机会,那么再次离职是迟早的事。

        对于员工“二进宫”现象,部分企业认为是职场上的一种“背叛”,但是一位HR认为,离职员工对企业来讲也是一笔潜在的财富。


1、工作效率比新人高40%

       根据统计,离职员工同雇佣的新员工相比,在投入工作后的第一个季度,工作效率要比新人高40%。同时这部分的员工比新人更加熟悉公司的体制、文化、流程和人员,能够快速上手,与新人相比更加省时省力。


2、招聘成本大大降低

        因为是离职人员的二次招聘,对于离职员工来说,一般工资与原来保持持平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公司来说,如果从市场上招聘同样的工龄和水平的人,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同时还会担心试用期新人的适应能力。


人才管理误区

重招聘而轻离职


       一项数据显示,80%的中国企业有详细的招聘流程,而对离职员工有管理规定的公司不足10%。其实,企业在面对人才流失时,不应仅仅只把眼光放在招聘上,也应该放在对离职员工管理上。

       BAT等互联网公司对离职人员的管理,值得很多的企业借鉴和学习。某互联网大厂的创始人曾表示,能在公司共事,是缘分。如果员工要辞职,会尊重员工的选择,如果员工辞职出去后发现外面不适应,想回来也欢迎。

       同时,上述大厂对离职员工保留着员工入职时的工牌号,离职员工和家人可以继续享受公司的体检系统服务、协议酒店、机票等福利。不管是否真实,至少传达给外界的声音对离职员工来说是有温度的。

       作为企业,建立离职员工管理规定并且进行适时的人文关怀,可以大大促进离职人员的再次入职几率,进而减少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

一位亚马逊运营称,前东家的老领导对他特别好,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后,与领导保持着不错的联系,当对方知道自己近期在找工作后,还劝他回去上班,这令他非常感动。

       另一位运营晒出了他离开上一家跨境公司时,老板给他的留言:“任何时候想回来都可以”,这就是本文开头引述的那句话。他回忆起在前公司帮老板清理库存的场景,再看这个留言,深有感触,仿佛无论到哪里都有一个“家”在等他。

       在一位资深HR看来,如果离职员工不是因为重大失误而造成公司损失,并且能力优异,可以保持联系,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可以推荐再次入职,对公司来说,也是减少招聘成本的一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