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live数字珊瑚走进浙江外国语学院,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下的中国品牌出海研判及全域布局新思维》

发布时间:2022-11-21   来源:数字珊瑚人   作者:数字珊瑚人

       2022年11月21日上午,Sophlive创始人兼CEO、SophWhale数字蓝鲸创始人严玉才|云飞扬应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创业学院)的邀请,为同学们分享了《数字经济下的中国品牌出海研判及全域布局新思维》的课程。

严玉才分享《数字经济下的中国品牌出海研判及全域布局新思维》

       课程上,Sophlive数字珊瑚创始人深度分析了全球和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介绍了中国跨境品牌出海的最好时机已来,详细阐述了DTC品牌出海的全域布局、数字化营销、DTC发展新势能及具体打法,分析了海外TikTok直播短视频带货发展现状、具体运营逻辑和方法,并给出了应对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进入下半场后的具体措施,且着重深入解析了品牌出海的典型案例的底层成功密码,并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未来职业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

       Sophlive数字珊瑚创始人通过企业视角和实际做产品、做市场的实战方法来解析市场定位、产品开发、电商运营背后的底层逻辑,分享了企业经营的“一”思维。课程设计既有理论体系作支撑,又有实战经验分享,3个小时的课程分享,给同学们带来一场不一样的上课体验。未来,数字珊瑚&数字蓝鲸愿意感召更多的同学加入跨境电商和品牌出海的行业中,一起共踏品牌化出海的浩瀚征途,奔赴中国式巨浪的星辰大海。

数字珊瑚创始人与浙外国际商学院(创业学院)方美玉副院长、何骅副教授合影留念

       课程结束后,Sophlive数字珊瑚创始人兼CEO严玉才与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方美玉、何骅副教授做了沟通交流,就以后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交换了各自意见,我们期待未来双方有更多的合作和行业交流。

附件:浙江外国语学院介绍

浙江外国语学院校徽
浙江外国语学院大门

       浙江外国语学院(简称“浙外”,英文为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ZISU)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公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学院,1994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并更名。校训为“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2018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学校现有13个教学机构,35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类专业15个,涉及外语语种13种(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朝鲜语、德语、捷克语、土耳其语、波兰语)。英语、小学教育、阿拉伯语、翻译、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俄语等7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省内同类新建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另有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朝鲜语、西班牙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等7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等5个学科是省“十三五”一流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正稳步推进,已与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规模9000余人。2017年,学校启动“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学、思、践、悟,从青年习近平身上学习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成效明显,在全省、全国产生较好影响力,成为学校思政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品牌。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高校,守正创新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课堂、进教材”工作,发挥外语优势组建多语种宣讲团,透过浙江之窗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培养高素质跨文化传播人才、提升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省内其他高校“三进”工作提供了浙外经验。深化“外语+”“+外语”“双校园”“创新实验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了国际化语言文化人才、国际化商贸旅游人才和国际化教育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学校是省本科应用型建设试点高校、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高校,获批建设“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师生国际志愿服务成为助力浙江城市国际化的金名片,累计志愿服务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赛会超过一万人次,获得各类荣誉400余项,“国际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平台”项目被评为省高校实践育人示范载体。学生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国家特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一等奖等A类学科竞赛高级别奖项。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获得社会认可,生源质量逐年提升,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1.4%,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7.2%,具有6个月及以上国(境)外研修经历占52.08%,外语学科84.5%以上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38人次,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6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1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 人(其中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此外,学校长期聘请百余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着力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省部级及以上科研立项数、科研成果获奖数大幅增加,高层次学术论文发表数不断攀升;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效显著,拥有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智库)8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3个、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研究院2个,建有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城市国际化研究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等6个校科研机构,省部级及以上应用与采纳数快速增长,多项成果获中央领导人和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学术理论刊物《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基地、教育部领航工程校长培训基地、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建设基地、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基地。浙江省教育厅在学校设有浙江省师训干训中心和教师培训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自建校以来已累计开展培训30余万人次。学校公开出版有《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月刊(小学版)》《作文新天地》三种刊物和《小学生世界》报。

       学校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签署教育交流协议。常年开设教育交流项目160余个,包括10个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10余个境外实习项目、近20个双学位或本升硕项目和80余个校际交流交换项目。2022年,选派500余名学生参加项目学习,接收各类长短期留学生500余人次。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合作举办国内首个西班牙语(旅游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复合培养项目,与意大利锡耶纳外国人大学合作举办的意大利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学校重视国际中文教育,建有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安提瓜和巴布达孔子学院。在国际青年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对话、主题交流、文化展演、文化体验等活动,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学校坐落于小和山高教园区,毗邻西溪湿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校园环境精致优美。拥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现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电子商务实验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验中心(室)。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发展大局,紧密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着眼强化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于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成为“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了外国语言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文化旅游和区域教育治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三地四域”战略布局。当前,全校上下正聚焦“三地四域”,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深入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应用型高校而不懈奋斗,努力为新征程上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贡献浙外力量!

(数据截至2022年10月)